2014年7月30日 星期三

[Stock][心得] 彼得林區 -- 選股戰略 by cyshenb (Plan)



彼得林區 -- 選股戰略

一、 散戶的優勢
散戶有一些專業的投資機構所沒有的優勢,只要善加利用,再加上花一點時間去研究,散戶也可擁有優於法人的投資績效。

a. 專業優勢 : 在你的工作領域上,你比法人還具有專業優勢,法人對整個半導體的上、下游,製造流程不會比你還熟。若你在汽車業上班,若景氣、汽車產業復甦,你有機會比法人先感受到。

b. 在地優勢 : 可以留意你的日常生活,周遭朋友的談話內容中去了解到,現在有什麼新的產業跟流行趨勢,進而找到一些潛在的公司,然後花時間去研究它。

c. 靈活優勢 : 法人因為資金部位龐大,對於中小型股,多買賣一些就會造成股價大幅的波動,進出不像散戶那麼靈活。

d. 績效壓力 : 法人因每月、每季都有績效壓力,不如預期的話有可能造成投資人的贖回壓力,有些自營商跟法人甚至有規定若一檔股票下跌超過某個比例 (如 10%) 就必須強制停損,這麼做的話有時會錯殺一些好的標的,而散戶則沒有這個困擾。



二、 準備好了嗎?
a. 投入股市的資金是二、三年內不會動用的資金,如此一來才不會有資金壓力,若股價不動或是下跌時才能抱的住 (但前提是這間公司是你做過研究後挑出來的好公司)。

b. 千萬不要借錢買股票,不然那天股價下跌你就被斷頭了,再也沒機會等到它回來,即使最後證明你是對,它確實是一間好的公司也來不及了。

c. 準備好承擔風險了嗎? 投資一定會有風險,再厲害的投資人也會有看錯的時候,但是只要能降低風險,提高勝算,賺多賠少,那麼你就贏了。

d. 為什麼能贏? 靠的就是正確的觀念以及下功夫做研究,下面的章節會教你如何開始找標的,做研究。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要打贏大盤、法人,你一定要 do something and do the right thing.



三、 挑選贏家,建立倉儲名單
林區提到他從日常生活中,靠著敏銳的觀察力及想像力,發現了許許多多的十壘安打,但是我覺得一般人要做到如此實有一定的難度,當然這也是我們可以努力的方向,養成敏銳且豐富的聯想,以下提供我是如何建立我的倉儲名單的 :

a. 先從自己熟悉的產業挑起,如我是在台積電,又是讀電子的,就從晶圓代工、IC 設計、封測等半導體產業找起,進而可以延伸到上、中、下游的電子產業

b. 挑產業龍頭,會比較穩定,雖然不像中小型股那麼活潑,但先求穩再求高報酬

c. 看一些新聞媒體、報章雜誌也會介紹一些績優的公司,當然還是要自己花時間去研究跟追蹤

d. 親朋好友的推薦,雖然大多數是一些"名師" or 營業員報的名牌,也不知他們看好的原因是什麼,我的經驗是,這些個股短線或許有大漲的機會,但是普遍都缺乏基本面的支撐,中長線還是修正的居多,但是偶爾也還是會有一、兩間好標的,或是有些公司下跌修正後,股價就變的有吸引力了,這也是挑選好公司的一種方法



四、股票的分類
林區將股票分成六大類,不同的股票特性須用不同的研究、分析及操作手法,六大類型分別是 : 緩慢成長股、穩定成長股、快速成長股、景氣循環股、轉機股、資產股


(1) 緩慢成長股 : (中華電)
公司的市場、市佔率不會有太大的變動,每年的營收、盈餘也都差不多,賺的錢也不知道要投資什麼來擴充生意時,只好發放給股東,每年領到的股息、現金殖利率都差不多。如果公司的業績上不去,股價當然也上不去,看中華電信的股票一直都在90附近就知道了。


(2) 穩定成長股 : (台積電)
林區所謂的成長是指盈餘的成長,而非營收的成長,有許多公司營收成長很快,但是毛利率也在往下掉,一來一往盈餘並沒有成長,有些甚至還往下掉,例如筆記型電腦的代工廠,廣達、仁寶等。這裡的穩定成長股是指每年的盈餘大約有10~12%的成長,這些公司成長雖然不高,但是穩定,股價雖然不會成為飆股,但是穩健而且風險較低,若能慎選買進的時機和價位,穩定成長股也可以讓你大賺一票,個人就從台積電撈了不少。在投資組合中放幾支這種股票,可以兼顧穩定且防護的作用。


(3) 快速成長股 : 歷屆的股王以及曾經很火紅的都是,如大立光、儒鴻等
每年成長20~25%,通常是小型股 (股本小於30億),因為大型股實不太容易有如此高的成長性。快速成長的公司不必然就屬於快速成長的產業,只要公司擁有高度的競爭優勢,又能將成功模型複製下去就有機會當明星,像儒鴻就是傳統的紡織業。當然快速成長股也會有極大的風險,(1) 若野心太大,擴充太快,資金控管不當,因資本太小是有破產的風險 (2) 快速成長股的規模擴張得太大,最後找不到新的伸展空間,或是公司產品成長不如預期,一旦成長趨緩,那麼市場對它是不會留情面的,股價便會馬上大跌
但只要快速成長股還能持續擴張,它就會是股市裡的大贏家,我要找的快速成長股就是資產負債表健全,而且能創造鉅額獲利的公司,訣竅則是要推算出這家公司何時會停止成長,以及要花多少錢來買這家公司的成長。


(4) 景氣循環股 : 汽車、鋼鐵、航運、化工等
在成長產業中,公司是持續擴張 ; 而在景氣循環產業中,則是擴張與收縮交替出現。當經濟走出衰退、重新恢復活力,景氣循環股也會跟著繁榮,這時股價上升的速度可能會比穩定成長股更快。在所有股票類型中,景氣循環股最常被誤解,很多不夠謹慎的投資人,就是栽在這種他們自認為很安全的股票上,由於主要的景氣循環股都是大型的知名公司,因此很容易被當成是可信賴的穩定成長股。有時候並不是公司不好,或出了什麼狀況,只是景氣循環股比較容易受到景氣的影響。


"時機"是投資景氣循環股的最大關鍵,而且你要有能力能偵測出產業將要上升或下滑的早期訊號。如果你的工作跟鋼鐵、汽車或航運等行業相關的話,你便占有優勢,而且這一點在投資景氣循環股時尤其重要。


補充 @ 2014Q2 : (1)汽車業算是已經復甦了,看和泰車、裕日車及相關汽車零組件的股價就知道了,接下來或許可以觀察這波復甦何時會結束,可以考慮放空漲多、本益比不合理的個股。(2) 鋼鐵似乎還有一段路要走 ; 因為主要的鋼鐵消費集中在中國大陸的基礎建設,目前大陸的經濟放緩,而且又有產能過剩的問題,看起來是須要再整理一段時間。另一個要注意的好消息是,因為鋼鐵需求放緩,所以鐵礦砂的價格也大幅下滑,這對鋼鐵業的成本可是大有幫助,那天等到景氣復甦輪到鋼鐵業的話,公司的盈餘是會滿可觀的 (3)
最近的新聞有再說航運要復甦的消息,個人是覺得沒那麼快,原因跟第二點有關係,因為大陸的需求不好,所以對於原物料、鐵礦砂、媒礦等的需求就比較少,航運的價格自然也就好不到那裡去。另外跟航空成本比較有關的就是石油的價格,原油價格一直維持在高檔,航空業要大賺的機會也就小了許多,大家可以觀察油價的變化,跟景氣復甦的情形,再來找時機切入航運類股。


(5) 轉機股 : (華亞科)
指的是那些陷入困境,並且瀕臨破產的公司,這些公司只要撐的過重整期,危機就是轉機,一旦成功了就會快速地收復失地,且其報酬是相當可觀的。轉機股當然有極大的風險,稍有不甚可能公司就破產了,所以留意公司的資產跟負債就變的很重要。


補充 : 2013年的華亞科一度面臨要下市的風險,靠著大股東台塑集團的注資,讓它活了下來,並且撐到了DRAM的春天到來,股價從2塊漲到了36塊,這可是一支18壘安打呢。


(6) 資產股 : 台肥、國泰金
公司擁有某些值錢的資產,但是卻被投資人忽略了。等到大家發現其價值後,股價就會開始反應了。




五、財報該注意的數字 (基本分析)
有了基本觀念跟信心,也建立自己的倉儲名單,並將之分門別類後,再來就是要花一些些時間去研究一下這些個股了,彼得林區列了幾個比較重要的數字,在此作一下整理 :

a. 營收比例 : 若是因為某項特定產品,而對一家公司感到興趣,首要先搞清楚這項產品對其營收盈餘的比例有多少,若貢獻不大,那麼當然也就沒有買進的理由了

b. 本益比 : 通常和盈餘成長率成正比,若本益比只有成長率的一半,這是非常正面的訊息 ; 反之,若本益比是成長率的兩倍,就是非常負面的訊息。本益比跟公司的特性有關,並不是愈低愈好,通常緩慢成長股的本益比較低,而快速成長股的本益比較高,所以光靠本益比高低來操作是不夠的。我們可以在某些網站上 (如財報狗),找到特定公司的歷史本益比,藉以了解這支股票的常態水準大致為何,當然這只是其中的一項參考數據而已。有可能這支股票之前幾年是緩慢成長股,本益比較低,最近則因為開發出新的產品而變成快速成長股,當然本益比就會不同。

c. 現金部位 : 公司擁有的現金較多,會比較安全,不管是遇到不景氣或是需要資金去投資等都會比較具有優勢。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公司不要將錢拿去隨便併購,轉投資一些阿哩不達的公司,最好是能和公司本業發揮綜效的才有意義,否則只會拖跨本身而已。

d. 負債項目 : 負債狀況可以幫助判斷公司的財務狀況好不好,若遇到不景氣時會不會有破產的危險,尤其是對於轉機股和正面臨困境的公司,若公司撐不下去那就玩完了。企業面臨危機時,決定生死的關鍵因素就在於負債的類型,以及負債規模的大小。有關負債的類型包括銀行債務和資金債務兩種。(1) 銀行債務 : 最糟糕的類型,到期必須馬上償還,若沒錢償還,只好宣告破產 (2) 資金債務 : 通常是公司債,到期年限很長,只要還的出利息,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問題。

e. 股利 : 穩定成長的股利是很重要的,有些人投資就是為了要領取公司賺錢後所分發的股利。當然一些正在成長的公司常會保留現金,用來擴充公司的產品、業務,例如台積電這幾年雖然賺的多,但是現金股利卻都只有三塊,現金殖利率連3%都不到,因為公司須要砸下大筆的資金擴產、研發以拉大競爭對手的距離,多數的投資人是認同這種作法,也才有股價不斷創新高的演出。

f. 帳面價值(淨值) :
意指公司目前所擁有的土地、機台設備、商品庫存、專利等的價值。雖然彼得林區說財務報表上所列的帳面價值和企業的真正價值其實關係不大,而且常常大幅高估或低估,有些是利用奇怪的會計準則搞出來的,所以如果要根據帳面價值投資股票的話,一定要仔細研究這些價值到底是些什麼東西。這部分我比較沒經驗,到目前為止都還是暫時先相信財報上所揭露的淨值為主,若真的要根據股價淨值比來投資的話,確實是要想辦法去搞清楚其公司淨值是什麼,例如去年的宏碁因提列商譽損失,淨值一下子就掉了6~7塊,當初我也曾經想過去買這支,想它的股價淨值比很低
(20/28=0.7),應該風險不太,也沒有去深究它的淨值從何而來,後來是因為 (1) 公司還在賠錢,PC產業應該也沒那麼快復甦 (2) 股價淨值這麼低一定有其原因,只是我不知道罷了,所以就忍住了,差點就住進套房了。所以最好不要只看這一項指標就決定了妳的標的,多看一些其他的數據再來做決定會比較好,才能避免踩到地雷。

g. 現金流量 : 公司經營事業所收進來的現金金額,自由現金流量是指扣除常態的資本支出後,剩下來的現金部分,亦即指公司賺進來,且無須再支付出去的現金部分。例如這幾年台積電雖然賺很多錢~1500億,但是每年的資本支出也高達二、三千億,為了要維持自由現金流量,變的要不斷的發行公司債來籌資才能應付資本支出、員工薪水及現金股利等。

h. 存貨 : 一定要檢視存貨總額是否增加,不管是製造商或零售商,存貨增加通常都是一項利空消息,如果存貨增加的速度比銷售還快,那就危險了。尤其是一些電子產品,放久了賣不出去,有可能價格會急速下降,甚至變成過氣商品,沒人要了,那就要提列存貨損失,這種情形在台灣的電子業時有所聞。

i. 成長率 : 除了營收成長率外,事實上,只有盈餘的成長率才真正有效。如果條件差不多,本益比和成長率之間的關係也很合理,那麼寧可挑選成長率較高的股票。例如一家公司的本益比是20倍、成長率為20%,而另一家公司的本益比是10倍、成長率為10%,那麼成長率20%的股票會比較好。原因是 (1) 長期來看,若成長率20%的公司可以繼續維持高成長的話,其盈餘也是會維持高成長,盈餘也是會有"複利"的效果,放久一點的話,其獲利會遠大於成長率10%的公司 (2) 高成長率的公司比較會吸引投資人的注意,股價比較活潑,比較會飆

j. 稅後純益及稅前淨利 : 這兩個數字較高者,代表營運成本較低,當公司在面臨不景氣的衝擊時,通常較能渡過難關。


以上是彼得林區所列的一些關鍵數字,是一些財報上的基本分析,以下也列出我在讀這本書以前的基本分析重點,再來將其結合 :

(1) 獲利能力 : 本益比、股價淨值比是否合理,某些產業、個股,市場上會有一定的合理本益比,當出現修正時即可留意其背後的意義

(2) 成長性 : 營收及獲利的成長動能強不強,通常會看整年度的趨勢以及跟去年同期相比的年增率

(3) 毛利率、營業利益率、股東權益報酬率 : 各個產業不太一樣,除了看絕對值不能太低以外,還要看其趨勢,若有下滑表非其產品遭到殺價競爭,而公司派又沒有對策的話,那麼股價就危險了。

(4) 歷年的配股、配息情形 : 股利發派是不是穩定,換算成殖利率是不是夠好 (>5%),若能找到穩定成長的就更好了。

(5) 籌碼面 :
a. 三大法人的持股以及買賣超情形
b. 融資、融卷張數及使用率
c. 董監事、大股東持股比例及其變化


我之前的分析缺少了 : 營收比例、現金部位、現金流量、負債、存貨以及對淨值的太過於信任,剛好可以藉此機會將這些全部補齊。

補充 : 財報的取得 (1) 公開資訊觀測站 (2) 奇摩股市 (我之前常用的,但是有其不足之處) (3) Google上的財報狗 http://statementdog.com/ (4) Cmoney 的網站 http://www.cmoney.tw/finance/ (5) 其他你覺得好用的網站 (6) 當然可以利用你的營業員,幫你找相關資料




六、最後的檢查表 (針對六大股票類型做個總結)
所有股票都適用的注意事項 :
a. 本益比是高是低,要和相同產業的類似公司進行比較
b. 法人機構的持股比例越低越好,代表還沒被注意到,一旦發現它的好,股價就會有可觀的漲幅
c. 公司內部人士是否買進自家公司的股票? 大股東、董監事、經理人的持股是否增加,若有的話,都是正面的訊息。
d. 歷年的盈餘紀錄是否穩定
e. 資產負債表是健全還是疲弱
f. 現金部位是否安全

? 緩慢成長股 : 個人覺得若沒有成長的公司,股價沒有太大的表現空間,也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在這些公司上頭。

? 穩定成長股 : (1) 本益比可以告訴你目前的股價是否偏高 (2) 檢視公司可能進行的"多慘化"經營,看看是否會拖累未來的盈餘 (3) 長期的成長率是否持續一定的水準

? 快速成長股 : (1) 檢視近年的盈餘成長率是否在20~25%之間。如果超過25%則會有點擔心如此高的成長率是否難以維持,至於熱門產業中超過50%的高成長公司,則因為風險太高,儘量不要碰。 (2) 這間公司能否在其他產品或其他地區成功地複製其經營模式,並證明未來的擴張將會成功 (3) 本益比是否和其成長率相當 (4) 成長率是否有下滑的跡象產生

? 景氣循環股 : (1) 密切注意存貨的狀況,以及市場上的供需關係,並留意新加入市場的競爭對手 (2) 在景氣復甦時,本益比通常會降低 ; 而且一旦盈餘創新高,投資人就要小心景氣擴張或許即將要結束,像2008金融海嘯前的原物料、鋼鐵類股等,盈餘創下新高,接下來景氣就準備開始下滑了。目前的DRAM類股也是要小心為上。(3) 預測景氣循環股何時會回升要比預測它何時會走下坡要簡單多了

? 轉機股 : (1) 現金跟負債各是多少,有沒有破產的危險 (2) 這家公司計劃如何起死回生、東山再起呢? 降低成本、處份掉虧損的轉投資…..

? 資產股 : 有沒有隱藏的資產 (一般人大概很難去發現這些隱形資產,所以我想也不用花太多時間在這上頭了吧)




七、挑選贏家的其他重點
(1) 要了解這間公司所屬的類型,公司的本質是如何,以及持有這支股票的理由是什麼

(2) 最好避開股票的第一波漲勢,先等等看公司的計畫能否奏效再說 (出量上漲後可以等它整理完後再來考慮要不要介入

(3) 要有耐心,心急水不沸,緊盯著股票也不會漲,還不如把時間花在研究公司,或其他有意義的事情上。

(4) 只根據公告的帳面價值來買進股票,不僅非常危險,而且不切實際,應該以其真實價值為準,或搭配其他的指標來檢視這支個股。

(5) 如果有疑慮時,不妨等等看再行動

(6) 在挑選一支新股票時或決定一筆交易時,至少要投入和你在挑選一台新冰箱時同樣的時間和精力。




八、設計一份投資組合

(1) 持有越多股票、橫跨不同產業、不同的公司型態就越能分攤風險嗎? My answer is same as Peter Lynch. "No", 持有太多股票的話,你就沒辦法每一支都研究的很透徹,重點不在持有多少支,而是要持有你懂的,了解的股票,正所謂眾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啊。Lynch 覺得一般散戶持股大約3~10支就差不多了,一來可以專注,二來持股也有夠多的機會去打出一支十壘安打,三來也達到分散風險的目的了。(個人的持股大約是3~5支,或許可以再分散一點,再找一些有潛力的個股)

(2) 分散持股類型 : 如前面所說,緩慢成長股不喜歡,資產股看不懂,景氣循環股久久才來一次循環,轉機股也不是常常有,剩下的就只有穩定成長股跟快速成長股了。所以個人打算操作這兩種類股為主,再以景氣循環股跟轉機股為輔來做為我的持股配置。當然要如何配置就看個人的喜好了。

(3) 何時買進與賣出持股 : lynch在書中講的很詳細,新手可以加以研讀,我來總結一下,

=> 重點在於你要挑對好股票,挑對了之後,若其本益比、成長率、資產負債在在都顯示它並沒有超漲,那麼就不要管短期的波動,繼續抱著吧

=> 時時刻刻檢視當初買進這支股票的理由還在不在,在就抱,不在就賣掉吧,不要再給自己太多奇奇怪怪的理由了。



補充一下 : 雖然很多價值型的投資人都說一旦買進了好股票就可以抱個一、二十年,但是有多少人有那種耐心,況且這樣做不是也失去了買賣股票的樂趣了,所以大多數的人還是會有一些進出的,只是在此也是真心的勸大家進出千萬別太頻繁,光那些手續費加一加也是很大的一筆數目的。當大環境是正向的,持股就可以大膽一點,若漲多之後,展望變的比較謹慎時,那麼投資或許可以保守一點,以下提供一下個人在研判大盤時的一些方法,僅供參考。


整個大環境的趨勢是上或下
在投入股市這個充滿誘惑的地方,總是要先了解自己是站在什麼位置,目前的趨勢是上或下,就像"一個投機者的告白-柯斯托蘭尼"寫的,要先搞清楚背景音樂是什麼,這樣才能選擇是要做多、做空、還是觀望。之前提到的基本分析跟技術分析除了用在個股外,其實同樣也適用在整個環境、大盤的分析。以下介紹如何分析大環境的趨勢 :


(1) 基本面 :
a. 世界主要國家 (歐美、大陸、新興市場)的經濟成長率
b. 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c. 國際油價的水位
d. 全球的通貨膨帳嚴不嚴重
e. 景氣對策信號
f. 各國股市的本益比、股價淨值比


(2) 資金面 : 市場上的資金供給充不充足,股票市場也是一種供需法則,資金多,股票少則股價上漲。
a. 各國的利率
b. 熱錢的流向
c. 貨幣供給M1B (台灣民間可用的短期流通資金)
d. 匯率變化


(3) 技術面 :
a. 藉由觀察各項技術指標是在低 or 高檔,如 : KD, RSI, 乖離率
b. 股市的位階是在高 or 低
c. 短、中、長期移動平均線是往上 or 往下
d. 有沒有出現底部 or 頭部訊號


(4) 政策面 : 有無政策方面的干擾,如核四、加稅、證所稅、油電雙漲,選舉、兩岸關係等


(5) 其他 : 有無戰爭、天災、地區性的金融危機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4.46.249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Stock/M.1406669883.A.702.html
cyshenb :今年五月寫的,純分享 07/30 05:42
cyshenb :不要覺得很冗長,一整本書更多 07/30 05:46
s5468 :受益良多 07/30 05:52
nike00000000:蠻用心的 07/30 06:06
Peew :收藏!感謝 07/30 06:50
ELclaire :看完您的分享有點想買一本雖然說觀念很簡單的樣子 07/30 07:08
qekvdfd :推推推大推 07/30 07:14
PhilHughes65:讚喔 07/30 07:33
empty40314 :推推 07/30 07:47
sararas :推唷 07/30 07:52
fatjay :Thank 07/30 07:58
max78429 :推辛苦 07/30 07:59
bounty5254 :不過實際上操作還是會受到自己心理的影響而亂了自己 07/30 08:00
bounty5254 :設下的紀律 07/30 08:00
cleanx :推~ 07/30 08:01
iisfls :感謝分享!收藏 07/30 08:01
GoOdGaMe :拜讀 07/30 08:10
littleshan30:推 07/30 08:12
qscxz :GOOD 07/30 08:17
Focus788 :推 07/30 08:19
wanquei :實際上操作心理層面大於理論 07/30 08:25
jackXDD :good 07/30 08:26
TriQ :推 07/30 08:29
krishuang :謝謝整理 07/30 08:34
jammy50605 :推 07/30 08:39
bqbq :寫得真詳細,推 07/30 08:51
IanLi :分類錯誤請修正 07/30 08:51
linad :推推,值得慢慢研究的好文章~ 07/30 09:36
goddarn :精闢 07/30 10:08
hchs31705 :推分享 07/30 10:38
emptysoul :詳細給推 07/30 11:02
eddyson60808:好文 推一個 07/30 11:04
ravens :好文推一個! 07/30 11:07
Allenguy :推整理用心 07/30 11:08
dean040510 :推整理分享 07/30 11:13
JackTheRippe:感謝好心人分享,推推 07/30 11:14
momochan :感謝整理分享 07/30 11:24
anti87 :我認為彼得林區的書,這本最好 07/30 11:27
snowgod :推 07/30 11:30
nnz938 :好書,好心得,好心人。 07/30 11:44
alson116 :用心給大推 07/30 11:45
jsyunlin :感謝分享~ 07/30 11:49
icegine :這篇應該要M起來吧!!! 07/30 12:06
gcarrot :謝謝分享 07/30 12:24
dargon :推推感謝你!!! 07/30 13:34
suckmycunt :通常國外選股法則在台灣還是要做些修正低~顆顆 07/30 15:31
DaToBin :感謝分享,借分享一下~~ 07/30 16:24
swei1106 :推 07/30 17:09
KKlin813 :ㄟㄟㄟㄟ~~ 我前天才買 還沒看 這算懶人包了嗎XD 07/30 17:28
KKlin813 :先輩分再說 07/30 17:28
capalu :值得學習的一本好書 07/30 18:12
smalla1031 :感謝分享!! 07/30 21:22
jerrychuang :寫得太讚了... 07/31 10:45
r81402 :謝謝整理 07/31 17:34
loioi :推! 07/31 17:4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