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8日 星期五

[Gossiping]Re: [新聞] 蔣偉寧抄襲論文曝光 「很會複製貼上」 by healotus (求恕子)



※ 引述《good900183 (李察·基爾)》之銘言:
: 1.媒體來源:
: 蘋果日報
: 2.完整新聞標題/內文:
: 蔣偉寧抄襲論文曝光 「很會複製貼上」
: http://ppt.cc/YiOU

http://mhperng.blogspot.tw/2011/04/blog-post_29.html

2011年4月30日星期六

這樣子的一流大學?呸!呸!呸!

又要罵人了,所以得先說清楚:我不是目中無人,誰都看不起。我敬重、景仰
好幾位國內的前輩學者。譬如:成大機械的馬承九教授、陳春錦教授,清大物理的
李怡嚴、閻愛德教授。很可惜,不包括李遠哲先生。後頭再來談這事。

我也一直跟學生說,像清大動力機械系這樣的師資群,在英國只有前三名的學校
贏得過我們,第二輪的想要贏過我們可不容易。畢竟,這個系絕大多數教授都是出身於
全世界的頂尖學府。可惜的是,這一群出身頂尖學府的人,卻淪陷在二、三流的
學術文化與制度裡!也許該這麼說,我們有的是一流人才,二流文化,三流制度!
也許該再加一句:四流政客!

為什麼我要說:「呸!呸!呸!」?我是在向標榜「邁向頂尖一流大學」的五年
五百億說:「呸!」──這根本是由一群不懂什麼叫「一流大學」的人搞出來的荒唐
笑話!
台灣的大學拼著搞校地,搞建築物,搞設備,搞經費──為了經費只好搞論文。
搞了半天只顯示出這些學校的無能。
劍橋大學的工程系有一百多位教師,好幾位皇家學院院士,主編數十份國際頂尖
學術期刊。但是建築物古老擁擠,裡面都是違章建築──空間不夠用,到處都是用簡單
夾板隔出來的樓中樓。冬天暖氣不足(或者為了環保理由),老師學生都是穿著厚毛衣
在做研究,我則是穿著厚毛外套加厚圍巾在做研究。電腦教室裡有一台主機和數百台
跟主機連線的PC,包括一堆第一代的Apple當作終端機使用(已經用了數十年),所有
研究生和大學部學生共用這些設備。資訊與控制組十幾位教師和一百多位博士生共用一台
雷射印表機──只有要送出去發表的論文才用雷射印表機,其他草稿用最古老的印表機
列印在再生紙上(兩面列印)。好窮?你搞錯了!她有一個全世界最頂級的風洞實驗室,
和一個小而美的風洞實驗室──全系共用,研究生全部按登記次序去使用。她們把所有的
資源用在刀口上,沒一分錢浪費。大學部學生跟研究生享有資源的機會是公平而不同,
差別在能力。要用風洞,需要經過考試,證明你有能力使用,就可以開始登記;要用
大風洞,提出研究計畫,說明為何非用大風洞不可,理由充分就可以用──
不管你是誰的學生,不管你幾年級。
我回到台灣,每個老師一個專屬實驗室,每一個實驗室一台雷射印表機,全系沒有
共用的大型研究設備。跟到學閥用好設備,跟到菜鳥老師用爛設備(或沒設備)。這充分
表現出我們教授群對資源使用的管理能力:二流文化,三流制度!
國科會與正教授分級制只獎勵個人研究成果,而不獎勵群組的研究成果,
所以所有經費被用來擴張個人版圖,而不是用來擴大整個系的總體能量;
所有資源被用來生產論文,而不是用來培養學生;
教育部補助經費在辦法上說是「補助大學教學設備」,在系務會議被改成
「補助大學與研究所教學設備」,在系裡經費分配時被改為
「補助與大學部或研究所教學有關之設備」,在拿到錢的人手上變成
「開一學期課來應付審查,一學期後變成教師個人專屬設備」。
不當的制度鼓勵、培養人的自私,壓抑人的善意。
三流的制度必然產出二流的文化,不信去問研究過組織社會學與文化人類學的學者。
台灣的大學不知道有哪一個系堪稱「department」(一個完整而不可分割的部門),
我看到的通通都是 department store──每一個教授像一個化妝品專櫃的小姐,
各顧各的攤位,各拼各的業績,誰也不讓誰。
劍橋大學圖書館是個寶庫,藏書量之多不用提,保存數百年的手稿、手工書更是
寶貝。進去書庫裡面嚇我一跳:空間不夠用,一層樓被格成三層,進書庫要彎腰,
半蹲才能移動身體。我看的是哲學書,左邊是英文,右邊是一堆我看不懂的文字,
只知道好像有拉丁文、法文、德文、俄文(或希臘文?),以及一堆不知道是什麼
「碗糕」的文字。進台灣的大學圖書館,窗明几淨,空間寬敞,連書庫都這樣。
我們喜歡蓋房子,不喜歡藏書。因為主計處的經費編制就是這樣!
三流制度,二流藏書,一流建築。
大學是搞房地產的?搞論文產業(paper-industry)?還是搞學術的?
論文就是學術嗎?學者有兩種,一種叫大師(master),他可以帶領整個社會
往前走,整個社會可以信靠他(而非盲從)。還有一種叫學匠(paper-smith)
──金匠叫 goldsmith,鐵匠叫 blacksmith,台灣許多學者不生產學術,
也不生產學生,而只生產論文,這種匠氣十足的工作不能叫學術,
所以只好叫做 paper-smith。
什麼叫大師?劍橋大學「動力系統與控制」講座教授(英文叫 chair,不是
美式英文裡的 chair-professor)出缺,對全世界徵求人選。一位著作等身的麻省博士
來應徵,他有一篇論文曾連續20年被列為全世界控制理論最常引註的文獻。
他初審就被掏汰,氣憤地通過內部管道抗議。系裡的回應:你的學術研究不容質疑,
但是對產業界的發展一無所知;身為劍橋大學工程系講座教授,負有引導師生
研究發展方向的重任。我們擔心你對產業的無知會使你無法恰當地執行任務。
看懂沒?大師是「可以引領社會往對的方向發展」!2000年我們相信李遠哲的
向上提升,把票投給陳水扁,而經歷了向下沈淪的八年。李遠哲是好心人、聰明人,
但算不上大師,因為他搞不清楚「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辛志平校長的口頭禪,竹中校友都該記得),他不知道自己什麼事上該閉嘴。
我敬重、景仰馬承九教授。記不得他是否出過論文,只記得一件事:台灣機械產業
發展過程碰到什麼技術瓶頸,他就去研究清楚,寫一本書,讓校友買去讀。
「馬承九著作史」差不多等於是「台灣機械工業發展史」。這叫做大師!我修過
陳春錦教授的冷凍空調,冷凍學先教食物保鮮,從如何挑魚,魚、蔬如何保鮮談起,
然後再跟你談冷凍的各種理論與實務;空調也一樣,先教何謂「舒適」,再談空調。
不是照書念喔!他真的知道學問和真實世界間的緊密關連。這才叫「教授」。
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論文在產業就有何用,
這樣的「講座教授」到底要把我們的學生訓練成什麼樣子?
也不是說教授就該到工廠把手弄髒。我敬佩李怡嚴、閻愛德教授對學問的真誠、
投入,不為名,不為利,只為了對物理真心的熱愛。我鼓勵他們去旁聽這幾位大師的課,
「聽不懂也沒關係,到清華總要見識過大師風範,看看人家怎麼作學問,想問題。」
論文不重要,胸襟氣度視野才要緊。其實不止於此,李怡嚴教授被清大水木書局非正式地
評為「清大閱讀範圍最廣的教授」。「學者」的意思是求真理,求學問,而不是求名利。
五年五百億想用錢買「世界級大師」,有沒有搞錯?能用錢買的是沒格調的人,
能有大師嗎?
在這種「一流人才,二流文化,三流制度」下,我們培養出什麼人才?
從台灣本土產的理工博士中,把論文發表數量最多的前10%選出來,他們的平均
聰明程度絕不下於我在劍橋的同學,但是他們的論文發表量大概是劍橋博士
平均發表量的3~5倍。厲害吧?把他們送到加拿大去競爭大學教職,PK賽的結果
我猜是9:1,劍橋團大敗台灣團。
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只學會寫論文,福特式論文量產(,論文產業)。沒有人教
他們什麼叫「學術倫理」,沒有人教他們什麼叫學術傳承,什麼叫學者風範。
「數論文就對了!」結果教出一大堆投機取巧的人。
系上徵教師,一位拿過吳大猷青年學者獎的本土產博士來應徵,著作等身,年紀小
我十歲以上,論文數量超過我一倍。我一看就知道又是受過量產訓練的人,到處都是
一稿多投的痕跡,至少灌水五倍。再仔細讀論文,這個研究控制的人卻連最基本的
控制理論都搞不清楚,專門玩一些最新穎的噱頭。我在初選時把他剔除,卻被迷信
「吳大猷青年學者獎」和論文篇數的同事把他拉進來,堅持要給他口試機會。
口試時我不在場,只聽同事轉述在現場聽到的一句耳語:「彭老師真的很厲害,
不用見到本人,就知道他的觀念薄弱,論文灌水。」
這有何難?把每一篇論文的摘要都讀完,就會知道灌水有多嚴重啊!
不僅如此,老師為了加速生產論文,許多博士生該具備的能力都不去培養。
不是台灣這樣而已,這根本就是「美國進口」。我在清大之外的某研究機構和
一位柏克萊的博士共事過,這人論文生產力強,但許多基本學養都很薄弱。
據他說,他的福特式生產管理模式就是師承自柏克萊的指導教授。
什麼叫一流大學?培訓一流人才的地方!五年五百億有沒有獎勵大學培養一流人才?
實在說不上是有。知不知道,大學要生產的是「學生」而不是「論文」?
管理學界對五年五百億的評語是:你們這是什麼狗屁KPI
(key performance index,關鍵績效指標)?
如果台積電把員工考核的 KPI 訂為「出賣公司利益的次數 + 不務本業的程度」,
台積電當然會倒。把大學的績效指標訂成「 SCI論文篇數」,
而非「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大學當然會垮!

什麼「頂尖大學計畫」?屁!

--
KMT不倒,台灣不會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8.219.34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Gossiping/M.1405694387.A.B6D.html
※ 編輯: healotus (101.8.219.34), 07/18/2014 22:40:57
cs91358:彭明輝必推! 07/18 22:40
chen740530:5年500億 有很多錢可以花 07/18 22:41
arsenate:建築物要整修的另一個原因是 台灣的空氣品質差 又濕熱 07/18 22:50
arsenate:加上工程品質差 所以建築物的使用年限會降低 07/18 22:51
ruanruan:推 中肯 五年五百億流於形式了 07/18 22:52
hateOnas5566:中肯好文必推,鬼島高教老早就被學閥們弄垮了 07/18 22:55
darkholy:中肯推 07/18 22:59
aethe:中肯貼切 07/18 23:00
lucybelle:腦殘沒藥醫 07/18 23:01
lspci:推 值得深思的文章 07/18 23:04
tzsh:推這篇文章及馬承九教授 07/18 23:15
wgst88w:哇賽!好著力。 07/18 23:25
ticy:推 07/18 23:55
ppc:push 07/18 23:56
sendicmimic:財團勾搭官員,教授官員互搭,教授再勾搭財團,悲哀。 07/19 00:17
holyhelm:幹勒 怎麼那麼中肯 07/19 00:27
fishbliss:推 07/19 01:05
chozart:一針見血!!! 07/19 08:43
Trionychidae:推 07/19 09:19
flyboring:又是彭老師 跪拜 07/19 10:0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